首页 >每经专访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2019年楼市将弱有下降-地产资讯-房天下产业网

每经专访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2019年楼市将弱有下降-地产资讯-房天下产业网

  • 作者: 发表时间:

每经专访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2019年楼市将弱有下降

2019年08月23日09:4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提要]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
字号: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将会是对房地产调控相对长期的顶层设计。”

“2019年,用我们的中长期动态模型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这种预判来看的话,应该是说是弱有下降的。”

“房地产行业除了开发之外,还有房地产服务,我认为房地产服务这个市场是巨大的。”

“在任何行业中,优胜劣汰都是存在的,而房地产行业不同的是,土地一直是稀缺资源,会随着时间不断自然增值。”

2018年,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5万亿新高,整个行业也呈现出新特征。,彻底断绝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度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各地的松限传闻依然不断传出。在此背景下,行业和企业的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变化?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称NBD)专访了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听她来谈谈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


中指控股CEO、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NBD:,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吗?

黄瑜:该政策将会是对房地产调控相对长期的顶层设计。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的手段将会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所以该政策对防风险来说是必要的。

其次,该政策能够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讲,房地产是一个巨大的吸金池,不将其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就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高新科技、新兴工业等领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最后,该政策有利于稳定预期。房地产发展到今天15万亿的规模,业内都在呼吁长效机制,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则,对于稳定大环境的营造我认为也是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多人仍有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的需求,给这行业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政策体系,实际上有利于行业中企业发展,和稳定购房者的购房预期,对行业平稳发展非常有好处。

NBD:您是怎么看待15万亿之后的房地产市场,您觉得中国楼市会再创新高吗?

黄瑜:2019年,用我们的中长期动态模型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这种预判来看的话,应该说是弱有下降的。15万亿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会发生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城市层级上。

一线和二线城市在2019年的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更多的会聚集在一些经济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投资也集中于这些区域。从人口规模上讲,一二线城市也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加之2018年的销售规模给一二线城市带来了较好的资金面,几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一二线城市的市场状况会好一些。

弱有下降主要表现在三四线城市,因为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失等因素,可能整体市场会有所下降,但是在大城市周边都市圈或者是城市群周边的城市,受大城市经济的带动,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也会较好。

NBD:现在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有四大派系占据了半壁江山,您认为这种集中化的趋势还会显现吗?

黄瑜:在过去的整个的房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越大的企业越有优势,特别是规模方面所体现出的资源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土地储备还是资金层面,企业规模化发展之后的产品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都越来越强,所以很多企业都开始追求规模,这是过去几年当中一个很现实的状况。

对跨区域的规模企业来讲,抗风险能力就会强一些。中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例如前些年一二线城市调控比较严格,三四线城市市场相对活跃度比较高,但现在三四线城市又开始一定程度的冷却,一二线城市机会更好,所以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广阔之后,不同的市场它所遇到的机会节点是不一样的,总而言之会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但是对于小而美的企业,某种程上受到区域性的一些限制,如果该区域市场中政策调控趋严或者某一个特殊的事件,企业就容易受到挫折。所以其实对于房地产开发来说的话,如果几个项目,小而美是可以的,但是从企业发展层面小而美可能是还是有它的风险。

但是房地产行业除了开发之外,还有房地产服务,我认为房地产服务这个市场是巨大的,因为服务是不断被需要的,可持续的,目前整体上地产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小而美的企业可以做出特点,做出用户粘性,和很多老字号的店一样。

NBD:有报导称今年房地产的企业破产已接近300多家,黄奇帆也说过,今后十几年,中国房企数量会减少2/3以上。您如何看待企业破产这一现象?

黄瑜: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很多地产公司的设立是项目,某种程度上讲,项目开发完毕后这种公司即使是不注销,实际上也没有经营了,这些企业自然而自然的就已经不存在了。

并且在任何行业中,优胜劣汰都是存在的,而房地产行业不同的是,土地一直是稀缺资源,会随着时间不断自然增值,不会像机器一样作废。某个企业因为开发的项目和资产需求不匹配而滞销,优质的地产公司来开发可能就又会畅销。经营不善的公司退出,优质的公司不断壮大,这也是一种资源优化的过程。

虽然房地产开发方面不需要太多的企业,但房地产服务行业需求量仍然很大。例如物业公司、房产经纪等等,开发企业可以转做物业服务,这些仍然可以在房地产行业的大盘中进行服务转型,或者做房地产的延伸行业。

NBD:“15万亿”之后,房企应该是继续走多元化的道路,还是要回归聚焦房地产开发的主业?

黄瑜:任何行业都会有天花板,尽管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在提升,大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仍旧会面临天花板的问题,此时就一定要寻求转型甚至是升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地产资讯 |  土地交易 |  收藏本页 |  复制链接 |  打印 |  字体:
责任编辑xujing.bj
※房天下版权声明:凡本网内容注明出处为“房地产门户--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房地产门户--房天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能家居网